既喜却相送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
闻之浙河东,见之湘水南。
未归却相送,既喜却相送,既喜复不堪。
行矣乞自便,帅幕或可参。
君方乘日长,勉为停朝骖。
我池有螃蟹,我园有黄柑。
鉴赏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之浙河东,见之湘水南。
听闻消息来自浙河东,目击离别处在湘水南。
这两地距离遥远,离别之际互相送别,虽然内心欢喜却又难舍难分。
未归却相送,既喜复不堪。
尽管他未归还,我们仍相互送别,虽然心中欢喜,但又感到无法承受的痛苦。
行矣乞自便,帅幕或可参。
既然你要离去,祈求你自由决定,或许你能在那里充分发挥才能。
君方乘日长,勉为停朝骖。
君主前途辽远,勉励你停下朝廷的马车。
(注:朝骖古代指用于朝廷官员出行的车马)
我池有螃蟹,我园有黄柑。
我家池塘里有着可爱的螃蟹,我园中盛产着黄柑。
(注:螃蟹和黄柑象征着平凡、寻常的生活)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王南强离去的感慨和送别之情。虽然内心喜悦着他的前程,但又难以忍受分别的痛苦。诗人祈求他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并勉励他在新的地方发挥才能。最后,诗人以家中的螃蟹和黄柑,表达对平凡生活的眷恋和留恋。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复杂情感和对亲切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陈傅良简介
宋代·陈傅良的简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 陈傅良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青云足爱憎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
-
东风桃李陌上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
县封九华云
出自 唐代 张乔: 《送庞百篇之任青阳县尉》
-
我住小丹山下村
出自 宋代 陈著: 《复越悟本寺主僧文蔚惠丹剂》
-
家山肠九回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次韵王常博题江陵乐德佐》
-
广文先生分遗微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缾》
- 家贫菜粥香
- 欢呼动地单于降
- 三洞山行喜自如
- 空青为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