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孙记堂出宰归安》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孙记堂出宰归安
当年璧马上荆台,
曾识长离婉婉来。
巧智忍随司马宦,
沈酣终屈广都才。
蒪鲈荐俎朝丰馔,
稻蟹藏波岁绝灾。
乡梓汀萍鸡犬地,
孙郎藻思若为裁。
译文:
曾经在荆台上,我骑着珍贵的马匹,曾见过那位美丽的长离婉婉。她聪慧机敏地跟随着司马宦,而我默默地屈居在广都。鲜美的蒪鱼和丰盛的祭品被献上,稻谷和螃蟹藏匿于平静的水面,岁月中绝灭了灾祸。我思念着故乡的梓树和汀萍,它是我家鸡犬奔跑的地方,如果可以,我愿为孙郎修饰一番。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孙记堂出任宰相返回故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孙郎的深情告别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示了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离合。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孙郎在荆台相识的情景,对孙郎的才华和能力给予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不幸遭遇。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为孙郎在家乡营造一片美好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沧桑。诗人以自己和孙郎的命运为线索,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含蓄,通过璧马、长离婉婉等意象,展示了当时的荣华富贵和美好的情感记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回味和思考。
宋庠简介
宋代·宋庠的简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 宋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