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登龟山上方寺》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龟山上的方寺,双树依然遗留真宇,
青鸳鸟飞过切割出紫色的氛围。
曲折的路通过千岭而出,钟声逼近九天传闻。
林影随着崖壁的断裂,泉水声遇到石头分流。
晨曦的微风先感受到阳光,春雨的薄雾容易藏匿云中。
佛果应该落在庭院,仙苗护卫着砌体的芬芳。
行走的尘土不过是自我梳拂,我恭敬地向贝多文致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龟山上方寺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寺庙的气氛,表达了对山寺宁静、神秘的向往。双树的存在和青鸳鸟的飞舞,增添了一种神奇的紫色氛围。诗中还描绘了曲折的山路、钟声的回响、山崖上的林木和泉水的流动,给人以一种清幽、幽静的感觉。诗人还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佛果和仙苗的敬仰,并以贝多文的名字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自谦之意。
赏析:
《登龟山上方寺》通过描绘山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对宁静、神秘的追求。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渲染,使整首诗具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双树、青鸳鸟、泉水等元素与山寺相得益彰,给人以一种宁静、神秘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山路的曲折和钟声的回响,增添了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诗歌更具有魅力。诗人还以佛果和仙苗来象征高尚的境界和修行之路,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最后,诗人谦虚地以贝多文的名字自谦,展现了他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自我反省。
整首诗以山寺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抒发,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同时,诗人的自谦姿态也展示了他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自我反省。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美学追求。
宋庠简介
宋代·宋庠的简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 宋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