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楼望次韵呈闲止翁》是近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楼头缩手系新痾,
登上楼台,我轻轻地缩回手,
心中有一种新的痛苦。
对酒共如缺月何。
与酒为伴,就像那残缺的月亮一样。
缺月的寥寥无几,酒的滋味也难得一见。
凉满沙堤浮水气,
凉意弥漫着满是沙砾的河堤,
水气在空中漂浮。
暝归帐卒动铙歌。
黄昏时分,士兵归寝,铙钹声和歌声远去。
帐中只剩下孤独的寂静。
劫余一塔残钟灭,
历经沧桑,只剩下一座塔,钟声已经消失。
时间的劫难使一切都残破不堪。
灯外双桡好影多。
灯光外面,倒映出了双手的影子,形态多样。
待看霜痕翻木叶,
期待着霜的痕迹翻动着树叶,
寒意渐浓,秋天即将到来。
携公晞发杖阳阿。
我将带着公晞的发辫,
拄着手杖,去往阳阿。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感慨自身处境为主题。通过描绘楼台上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通过楼台、酒、河堤、帐篷、塔、灯光等意象,营造出淡雅而富有禅意的氛围。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周围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抒情的意境。
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和对生命的思考。每一句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寂寥、宁静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读者在品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时光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