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花照坐惊催发
出自近现代:陈三立的《人日宗武宅宴集赋纪并示坐客吴宽仲同年》
邻巷吟人引酒卮,初逢上日雪消时。
浓花照坐惊催发,侧帽摇灯欲自奇。
醉语漫存人物论,老怀最忆草堂诗。
襄阳耆旧风流在,千里莼羹恋滑匙。
鉴赏
《人日宗武宅宴集赋纪并示坐客吴宽仲同年》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近代诗词。该诗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通过对人物、花朵和饮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岁月流转的思考。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为:
邻巷的吟唱者引领着酒壶,初次相遇的时候,上个日子的雪已融化。
浓郁的花朵映照着坐席,令人惊讶地催促着生长,斜戴的帽子摇曳着灯光,让人感到奇异。
陶醉的言语随意涉及人物论述,老年的心怀中最留恋的是草堂的诗。
襄阳的耆旧风流依然存在,千里之外,对莼羹的钟爱使人对吃饭的勺子心生留恋。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岁月变迁的思考。诗人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邻巷中的吟唱者引领着酒壶,象征着友谊的到来。初逢的时候,雪已融化,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浓郁的花朵照亮了宴席,令人惊奇地促使着生长,表达了岁月不停流转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诗中的侧帽摇灯和奇异的感觉增加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氛围,使得场景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诗人醉语中的人物论述和老年的怀念草堂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谊的珍视。襄阳耆旧风流依然存在,展现了友情的长久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诗中提到对莼羹的钟爱和对吃饭勺子的留恋,通过美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花朵和饮食的意象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友谊、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和意象,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美感和情感共鸣。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