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湖楼晓坐》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近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气凝结成雾,层层裹着蚕丝细纸。
神秘的鸟儿和白鸟飞翔,错落有致地贴近水面。
它们穿过堤岸上的树木,我的倒影也变幻莫测。
优雅的贵妇人下了厚重的帷帐,她在深处漱洗山岩之髓。
豹虎被她驯服,凤凰被她驱使。
我想象着五位仙人从这里经过,天风吹拂着棋盘上的棋子。
道机谁能阻隔,我们握着琖(古代的一种器物)相互笑指。
转瞬之间,我垂下青云梯,从此离去。
诗意和赏析:
《湖楼晓坐》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湖气化作雾,蚕丝细纸层层包裹,形成一幅幽静神秘的景象。神秘的鸟儿和白鸟飞翔于湖面之上,与水面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宁静和美感。诗人在堤岸上看到自己的倒影,但它随着鸟儿的飞行而变幻莫测,暗示着现实和虚幻之间的模糊边界。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位深邃的贵妇人,她下了厚重的帷帐,象征着她的身份地位和内心的深沉。她漱洗山岩之髓,显示出她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豹虎被她驯服,凤凰被她驱使,这些象征着她的威严和权力。
诗人进一步想象了五位仙人经过这里,天风吹拂着棋盘上的棋子,暗示着仙境的出现和超越尘世的境界。道机难以阻隔,诗人与贵妇人相互交流,握着琖相互笑指,展示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默契与共鸣。
最后,诗人以“转瞬之间,我垂下青云梯,从此离去”作为结尾,暗示了诗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意象。整首诗以湖楼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思考和追求。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