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寿何诗孙翁八十》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近代诗词,描述了一位当代老画师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画师的生活态度和为艺术而奋斗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老画师的生活境遇和情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
诗中提到的"吐胸万邱壑,费尽沟娄纸"表达了老画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作的辛勤努力。他吐露出自己的胸怀,画布上的每一笔都是通过费尽心思和精力来完成的。
"向骋儒侠场,物望笼都市"表示老画师的艺术追求不受拘束,他追逐着儒家和侠义的精神,同时在都市中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不污后车尘,青霄一鹤起"表达了老画师崇高的情操和追求。他不受尘世的浮躁和俗世的诱惑,追求高尚的艺术目标,象征着一只鹤在青天中翱翔。
"徜徉履劫余,孤尚缄骨髓"揭示了老画师在经历了世事的洗礼后,仍然保持着独特的个性和高尚的品质,他笃信艺术的力量,将自己的灵魂与艺术融为一体。
诗中还提到了老画师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他以昏旦促的精神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他的作品被高价珍藏,超越了众人的评价。他自嘲自己的绘画如救济饥饿之耳,道出了他将艺术视为养生之旨的信念。
"酒坐映方瞳,谈舌溢诙诡"表达了老画师在艺术创作中的豪情和激情。他在饮酒之际,借着酒兴,畅谈着自己的艺术观点和经历,舌尖上溢出了诙谐和离奇之辞。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