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马钰的名句 > 争把元阳都损坏

争把元阳都损坏

出自金朝马钰的《苏幕遮 劝长安道众

“争把元阳都损坏”出自元代马钰的《苏幕遮 劝长安道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ēng bǎ yuán yáng dōu sǔn huà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苦海中,劳四大。
竞利争名,个个皆宁耐。
争把元阳都损坏
前有轮回,著甚机谋解。
道门中,超三界。
太上巾包,悟者欣然戴。
意净心清无挂碍。
固养灵根,性命长长在。

鉴赏

《苏幕遮 劝长安道众》是元代马钰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苦海中,四大劳苦。人们争相追逐利益和名誉,个个都安于现状。他们争相破坏元阳之地。前面有轮回,但解脱的机谋很少。在道门中,超越三界。太上巾包,悟者愉快地戴上。意念纯净,心灵清澈没有障碍。坚持修养灵根,生命将长久存在。

诗意:
这首诗词揭示了人们在纷繁世界中的追求和奋斗,以及修行者对于超越世俗的渴望。诗中的苦海和四大劳苦象征着尘世的痛苦和纷扰。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和名誉,不断竞争,却都束手无策,无法真正解脱。然而,在道门修行的人们能够超越三界,达到太上巾包的境界,他们的心灵纯净无杂念,能够坚守修行,使灵根得以滋养,达到长久存在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们追逐名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苦海和四大劳苦形象地描绘了尘世的痛苦和辛劳,而人们争相追逐利益和名誉的形象则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现象。然而,诗中提到的道门修行者们超越三界,达到太上巾包的境地,他们的心灵纯净,没有世俗的杂念,能够坚守修行,使灵根得以滋养,生命得以长久存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和修行境界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道门修行者的赞美。它通过对人生境况的揭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马钰简介

金朝·马钰的简介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 ► 马钰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