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华岳的名句 > 三边传檄兵虽息

三边传檄兵虽息

出自宋代华岳的《纪时

“三边传檄兵虽息”出自宋代华岳的《纪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biān chuán xí bīng suī xī,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古今多少好英雄,未必奸邪未必忠。
上党鼎膏流地白,长平坑血溅天红。
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
更愿年丰富金帛,饱装驼驾为和戎。

鉴赏

《纪时》是华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往今来有多少好英雄,
并非都是奸邪或忠诚。
上党的土地流淌着黄金,
长平的战场染满了鲜血。
三国边境的战火虽已平息,
两国贸易的门户未曾开启。
愿祈年丰收获金银财富,
饱满的马车与武装的士兵并肩而行。

诗意:
《纪时》以对古往今来英雄事迹的记录和思考为主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认识和观察,指出并非所有英雄都是绝对的善或恶。他提到了上党和长平这两个地方,通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诗人还提到了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这暗示着战争的结束和贸易的停滞,带给人们一种思考和期望的情绪。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丰收和财富的祝愿,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赏析:
《纪时》通过描绘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反思英雄与忠诚、善恶之间的关系,展示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上党和长平两个具体地点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血腥。诗中的"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一句,凸显了战后贸易停滞的困境,暗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和财富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战争的思考,同时呈现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战争的描写,诗人通过文字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思考人类历史和和平的重要性。

华岳简介

宋代·华岳的简介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 华岳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