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楝花》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以楝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楝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吹过来的风吹动着二十四种愁思,
像锦缎一样的花朵跟随急流飘逝。
风传递花的信息,春天自己来到,
霜华附着在花瓣上,晚上谁来收取呢?
树上密密麻麻的花萼堆积成重重的阴影,
花瓣飘落在高高的枝条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
曾经有人在霞外传颂过花的香醉和歌颂,
可是黄莺一直没有啭鸣,它的嘴巴似乎很温柔。
这首诗以楝花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忧愁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楝花随风飘动的景象,抓住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瞬息,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番愁”是指诗人感受到的种种忧愁和烦恼,迎面扑来的风吹动着这些忧愁,使它们变得更加真实而有力。锦样群芳逐急流,形容楝花如锦缎般美丽,随着急流飘散,寓意花开花落、时光流转。
随着风的吹拂,花的信息传递到春天,表达了花朵在季节更迭中自然而然地绽放的意象。然而,霜华附着在花瓣上,晚上却没有人来收取,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性和被遗忘的命运。
诗中描述的树上花朵繁密,花萼堆积成阴影,花瓣飘落在高处的枝条上,长满了苔藓,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这些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使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最后,诗中提到曾经有人在霞外传颂过楝花的香醉和歌颂,但黄莺却没有唱出歌声,它的嘴巴似乎很温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黄莺的期望和温柔的情感,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潜在能量和无声的魅力。
总的来说,《楝花》这首诗通过对楝花景象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美好事物以及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和感慨。诗意深邃,意境优美,通过描写花朵的生命和自然的变迁,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董嗣杲简介
宋代·董嗣杲的简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 ► 董嗣杲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不隔春寒
出自 宋代 周密: 《东风第一枝(早春赋)》
- 驾我八景舆
-
万国思无邪
出自 唐代 柳宗元: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吐谷浑》
- 玉宇开花萼
-
从公觅扇更觅诗
出自 宋代 孔武仲: 《钱穆仲有高丽松扇馆中多得者以诗求之》
-
见几在莒思深戒
出自 宋代 李洪: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 独对丹墀日未斜
- 争笑卖吾庐
-
笔端有哇淫
出自 宋代 刘子翚: 《观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别本》
-
在昔魏公子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