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董嗣杲的名句 > 真实避时英

真实避时英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东林寺晚步

“真实避时英”出自宋代董嗣杲的《东林寺晚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ēn shí bì shí yī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天地聚奇观,山林负隐名。
月明僧影瘦,风定水声清。
不觉忘身世,何须问死生。
有诗难举似,真实避时英

鉴赏

《东林寺晚步》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地聚奇观,
山林负隐名。
月明僧影瘦,
风定水声清。
不觉忘身世,
何须问死生。
有诗难举似,
真实避时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东林寺作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在晚间漫步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观和心灵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天地聚奇观”,这表明作者在东林寺周围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山林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给予了它们背负“隐名”的隐逸之美。

接着,诗中描述了月明下瘦削的僧侣影子和风静时清澈的水声。这些描写传达了安静、宁静和纯净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僧侣在默默修行中所获得的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然后,诗人写道自己不觉得忘却了身世,不再去纠结于生死之间。这表明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解脱和超脱尘世的境界,不再纠结于世俗的琐事和人生的起伏。

最后,诗人认为有些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很难用诗歌来表达。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某些真实的境界是超越语言和文字的,只能靠个人的体悟和感受来领悟。

总体来说,《东林寺晚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悟,展现了作者在东林寺晚间漫步中获得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抓住了自然和人心之间的微妙联系,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和思索的氛围。

董嗣杲简介

宋代·董嗣杲的简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 ► 董嗣杲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