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东林寺晚步》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地聚奇观,
山林负隐名。
月明僧影瘦,
风定水声清。
不觉忘身世,
何须问死生。
有诗难举似,
真实避时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东林寺作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在晚间漫步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观和心灵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天地聚奇观”,这表明作者在东林寺周围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山林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给予了它们背负“隐名”的隐逸之美。
接着,诗中描述了月明下瘦削的僧侣影子和风静时清澈的水声。这些描写传达了安静、宁静和纯净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僧侣在默默修行中所获得的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然后,诗人写道自己不觉得忘却了身世,不再去纠结于生死之间。这表明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解脱和超脱尘世的境界,不再纠结于世俗的琐事和人生的起伏。
最后,诗人认为有些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很难用诗歌来表达。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某些真实的境界是超越语言和文字的,只能靠个人的体悟和感受来领悟。
总体来说,《东林寺晚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悟,展现了作者在东林寺晚间漫步中获得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抓住了自然和人心之间的微妙联系,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和思索的氛围。
董嗣杲简介
宋代·董嗣杲的简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 ► 董嗣杲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伤嗟此辈人
-
等是东西南北人
出自 宋代 陈人杰: 《沁园春(送高君绍游霅·川)》
-
龙沙江尾抱钟陵
出自 唐代 李绅: 《过钟陵(余长庆三年除江西观察使,奉诏不之任)》
-
宸极祅星动
出自 唐代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英乂)》
-
列圣闰配
出自 两汉 佚名: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 众惧非常灾
- 使君专问俗
- 低面深藏碧伞中
-
江左几泓泉
出自 元代 朱凯: 《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 内苑宫人学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