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棕榈花》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玉轮张万叶阴,
一皮一节笋抽金。
胚成黄穗如鱼子,
朵作珠花出树心。
蜜渍可驰千里远,
种收不待早春深。
蜀人事佛营精馔,
遗得坡仙食木吟。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棕榈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棕榈花的美丽和珍贵之情。诗中通过对棕榈花不同部分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作者将棕榈花比作碧玉一样的轮叶遮阴,每一片皮肤和节段都像是抽出的金黄笋。在花朵尚未完全成熟时,它们就像黄色的鱼子一样,而当花朵绽放时,它们又像是从树心中绽放出的珍珠花。棕榈花甜美的花蜜可以驰骋千里远,即使种植它的蜀地也无需等到深秋,就能够收获大丰收。蜀地的人们用精心制作的食物供奉佛祖,他们所遗留下来的这种美食,就像是棕榈花所赋予的神奇食材,使得坡仙也能够享受到这样的美味。
赏析:
董嗣杲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棕榈花的美丽形态和独特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棕榈花不同部分的描写,如轮叶、皮肤、节段、黄穗和花朵,将读者引入一个视觉和感官的盛宴。诗中所表达的棕榈花的美丽和珍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蜀地人们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美食的热爱,展现了一种文化和生活的融合。
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意境,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棕榈花在阳光下摇曳的姿态,以及蜀地的人们在佛教信仰和美食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宁静。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
《棕榈花》展示了董嗣杲细腻而充满情感的诗歌表达能力,以及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敏锐观察和感悟。这首诗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美学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董嗣杲简介
宋代·董嗣杲的简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 ► 董嗣杲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
- 昔日舍身缘救鸽
-
前殿久成灰
出自 唐代 宋之问: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
重驾巫云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宴清都(夹钟羽,俗名中吕调饯荣王仲亨还京)》
- 空处落波心
-
环山环水绿云扶
出自 宋代 王洋: 《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
- 仙坟荫远村
- 枕臂眠平石
-
羊肠摧君辀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题夹江冯临父玉山庄图》
-
麴生劝人随巾帻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