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方氏临清堂二首》是宋代马廷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方氏临清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清静宁和读书的向往与热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割取风烟归此堂,
尘缨更好濯沧浪。
青山屋上下流水,
永日翻书乐未央。
第二首:
杉松深处独沉吟,
廊下闲行几度寻。
白石砌成青草地,
一帘幽梦梦初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方氏临清堂为写景,表现了作者对安静、宁谧的环境和读书的喜爱之情。
第一首诗,作者描述了清静宁谧的堂院,将风烟割取带回堂中,更好地享受清新的氛围。尘缨指的是读书时翻动书页时产生的微尘,濯沧浪意为洗涤心灵之处。青山屋上下的流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流动的时光。永日翻书,表示作者乐此不疲,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丝毫不感到疲倦。
第二首诗,作者置身于杉松深处,独自沉思吟咏。在廊下闲行,不时地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白石砌成的青草地,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最后一句“一帘幽梦梦初醒”,表达了作者仿佛从一个幽梦中初醒,犹如置身于诗词的世界中。
这首诗通过清静的堂院、流动的水、翻动的书页等景物,将读书的乐趣与宁静的环境相结合,表现了作者对于清静宁谧环境和读书的向往和喜爱之情。通过诗意的描绘和赏析,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读书和静谧环境的热爱,并由此引发自己对于内心宁静与追求知识的思考。
马廷鸾简介
宋代·马廷鸾的简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 ► 马廷鸾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