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姚勉的名句 > 草庐不见蜀诸葛

草庐不见蜀诸葛

出自宋代姚勉的《代谒张别驾

“草庐不见蜀诸葛”出自宋代姚勉的《代谒张别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ǎo lú bú jiàn shǔ zhū gě,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放浪江湖已几年,袖携长剑倚天边。
草庐不见蜀诸葛,采石谩思唐谪仙。
虎穴未能酬素志,龙门端合谒时贤。
乡邦幸有乖崖在,庶许诸生学李畋。

鉴赏

《代谒张别驾》是宋代诗人姚勉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放浪江湖已几年,
漂泊江湖多年来,
袖携长剑倚天边。
带着长剑依靠天边。
草庐不见蜀诸葛,
草庐中不见蜀地的诸葛亮,
采石谩思唐谪仙。
在采石之间空想着唐代被贬谪的仙人。
虎穴未能酬素志,
未能在虎穴中实现自己的志向,
龙门端合谒时贤。
龙门山峻岭,正好迎接拜访时贤。
乡邦幸有乖崖在,
我的乡邦幸好有这断崖存在,
庶许诸生学李畋。
希望能让我的同门学习像李畋一样。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姚勉在江湖中放浪多年的经历。他带着长剑漂泊在天边,思念草庐中的蜀地英雄诸葛亮和唐代被贬谪的仙人。尽管曾有志向,但却未能在虎穴中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龙门山峻岭却迎接着拜访时贤的他。最后,他庆幸自己的乡邦有这样的断崖存在,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像李畋一样。

赏析:
姚勉的《代谒张别驾》以简洁的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感慨。通过描绘江湖漂泊、长剑倚天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游历经历和豪情壮志。诗中提到的蜀诸葛和唐谪仙,既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去伟大事迹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虎穴未能酬素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实现理想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龙门山的出现,给予了诗人一线希望和前进的动力。最后,乖崖的存在象征着诗人的家乡有着艰难险阻,但也有着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寄托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祝愿。

姚勉简介

宋代·姚勉的简介

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 姚勉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