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李曾伯的名句 > 托迹午桥边

托迹午桥边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托迹午桥边”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挽李楼山观文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uō jī wǔ qiáo biā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
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鉴赏

诗词:《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李曾伯在宋代所创作的《挽李楼山观文三首》是一首挽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
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追思之情。诗人和友人共事于剑南军,友人年轻英勇,与诗人相伴度过了青春年华。友人去世后,诗人将他的事迹推荐给明主,希望能为他争取荣誉和地位。诗人在承颜台和午桥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与友人的足迹相近,但壤厦千秋隔绝,诗人不禁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赏析: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通过诗人的感情表达和描写,展现了友情和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之情。首联中的“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战斗,共同度过年轻时光的情感。次联中的“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表明诗人希望友人在明主那里得到认可和赏识。末联中的“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壤厦的隔绝使得他们无法再相见,诗人的泪水也因此而流淌。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真挚感情和表达个人情感的特点。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诗人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无奈,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珍视。这首诗词以真挚而质朴的情感触动人心,让读者在感受亲情友情的同时,也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有所思考。

李曾伯简介

宋代·李曾伯的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 ► 李曾伯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