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僧归旧隐》是宋代文士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
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
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
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周弼送别僧人归隐的情感。诗人自言归去后,只愿留在故山边。他描绘了僧人在溪边洗纱帽,水边禅坐时铜瓶的景象。白天闲暇时,松树上雨滴落在塔上,春天将尽时,草堂被烟雾所笼罩。诗人思索为何要舍弃彼此相依的情感,沉浮于世俗的纷扰中。
赏析:
《送僧归旧隐》通过对自然景物、禅修场景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禅境之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故山、溪水、纱帽、铜瓶、松塔、草堂等形象,构建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禅修场景,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通过描绘松塔上的雨滴和草堂上的烟雾,诗人展示了时光的流转和春天的离去,寄托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更迭。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这句话折射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疑惑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境界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送僧归旧隐》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思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呈现出禅修者追求心灵自由和远离尘嚣的情感。同时,诗人对世事变幻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也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冷静和深思的意境。
周弼简介
宋代·周弼的简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 ► 周弼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