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周弼的名句 > 人居泽国胜居陵

人居泽国胜居陵

出自宋代周弼的《大洲湖

“人居泽国胜居陵”出自宋代周弼的《大洲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jū zé guó shèng jū l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人居泽国胜居陵,十月陂塘未结冰。
残苇乱茭收拾后,断筐分晒折腰菱。

鉴赏

《大洲湖》是宋代周弼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色,展现了农民们勤劳的场景和丰收的希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在泽国居住,胜过陵墓之地。
十月时,湖泊的水还未结冰。
收获了残留的芦苇和杂草,
将断掉的篮子分晒,弯腰采摘菱角。

诗意:
《大洲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湖泊的景色,以及农民在丰收季节所展现的勤劳和希望。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描写,展现了湖泊景色的美丽和农民的辛勤劳动。诗中的"泽国"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湖泊的广袤辽阔,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十月陂塘未结冰"表明时间仍处于秋末冬初的时节,湖水未被严寒所冻结,仍然保持着柔软的状态。"残苇乱茭收拾后"表明农民们已经收获了湖边的芦苇和杂草,这也意味着农田的丰收。"断筐分晒折腰菱"则描绘了农民们劳作的场景,他们弯下腰来采摘菱角,用篮子将它们分晒,展现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简练的文字描写出了湖泊景色和农民劳动的场景,给人以美好和希望的感觉。它赋予了自然景观以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周弼简介

宋代·周弼的简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 ► 周弼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