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周弼的名句 > 怨杀白太传

怨杀白太传

出自宋代周弼的《韬光庵

“怨杀白太传”出自宋代周弼的《韬光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àn shā bái tài chu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谷鸟与我言,怨杀白太传
借问何以然,携却山僧去。
山僧未去时,前盘一尾蛇,后踞一头虎,吸云啸风绕窗户。
山僧已去了,鹤来踏翻藤,猿到拗折树,乱筱枯柴塞行路。
抑将庐于嵩高之阳,温洛之浒,诸天散花复呵护。
抑将慕羶逐臭,亡魂丧魄,委枯骸於北邙之狐兔。
荒台兮尚存,破屋兮如故,惟有山僧不知处。
世间万事谁始终,极目寒江起烟雾。

鉴赏

《韬光庵》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谷鸟与我言,怨杀白太传。
借问何以然,携却山僧去。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相互交流的情景。诗人与谷鸟对话,怀怨地提到了白太传,这可能是指某位令他不满的人物。然后诗人借问为何如此,选择带着山僧离去。

山僧未去时,前盘一尾蛇,
后踞一头虎,吸云啸风绕窗户。

描写了山僧离去之前的景象,一条蛇盘踞在前面,一头虎蹲在后面,它们环绕着窗户,吸食云雾,发出啸声。

山僧已去了,鹤来踏翻藤,
猿到拗折树,乱筱枯柴塞行路。

表达了山僧离去后的变化。鹤踏翻了藤蔓,猿猴扭折了树枝,乱糟糟的竹林和枯柴堵塞了行路之路。

抑将庐于嵩高之阳,温洛之浒,
诸天散花复呵护。

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希冀。他将自己的庐居在嵩山高处的阳光之下,或是在温柔的洛水旁,诸天散发花朵并保护着他。

抑将慕羶逐臭,亡魂丧魄,
委枯骸於北邙之狐兔。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之物的厌倦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态度。他抛弃对物质的追逐,追求心灵的升华,将自己的残骸托付给北邙之地的狐狸和兔子。

荒台兮尚存,破屋兮如故,
惟有山僧不知处。

诗人描述了他所居住的庵堂依然存在,破旧的屋舍依然保持原貌,只有山僧离去,不知去向何方。

世间万事谁始终,极目寒江起烟雾。

诗人在结尾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思考。世间万事无不变幻,诗人眺望远处的寒江,起伏间升起烟雾,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与自然、人事物的互动中,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呼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以及对心灵寄托的憧憬。整首诗词给人以静谧、深思的感觉,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周弼简介

宋代·周弼的简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 ► 周弼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