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人见说渐相安
出自宋代:王迈的《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人社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鉴赏
《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是宋代王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人社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迈对治理之道的思考和观察。他注意到在邑里,人们逐渐和睦相处,仿佛西山的景色一般美好。然而,他也意识到,为了实现社会民生的改善和行为的自律,不宽松也不过分严厉的治理才是最困难的。他主张在引入新法规的同时,要明确公正地执行,避免掩盖过去的错误而不加纠正。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虚伪的伪装,而是应该以真诚的态度来组织并引导人们的行动,如同布置旗鼓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体现了王迈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人的思考。他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治理和领导者责任的看法。他认为治理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需要权衡不同的因素,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他强调了执行新法规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并批评那些试图掩盖过去错误的行为。最后,他呼吁领导者要真诚对待自己的职责,以真实的行动来引导人们,而不是依赖虚伪的表象。
这首诗词虽然简洁,却通过几个关键词和意象传达了作者的主张和观点。它展示了王迈对社会治理的深刻洞察和对领导者应有的品质的思考。在宋代社会的背景下,这首诗词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对于理解当时社会政治情况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迈简介
宋代·王迈的简介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 王迈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州闾庠序少追随
出自 宋代 王之道: 《朝中措(魏倅·定甫生日)》
- 可能疏傅独能休
-
百两遂言归
出自 唐代 张光朝: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荣王,宪宗幼子)》
-
烟霞万里会应同
出自 唐代 卢真: 《七老会诗(真年八十三)》
-
不止分君一片云
出自 宋代 王洋: 《仟上人举进士过三十不第诗日男儿三十未有立》
- 如为洗烟霞
-
九原涕泪岁时深
出自 宋代 晁说之: 《引伴宣事惠诗六首过有褒称且及其叔子文之旧》
-
齿软犹禁半点酸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怀古堂前小梅渐开四首》
-
孤寂惟寻麴道士
出自 宋代 陆游: 《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甚自适也》
- 赵高采历竞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