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江左收贤俊
出自宋代:苏泂的《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
自是群公气未平,黠羌何虑不休兵。
欲成江左收贤俊,叹息无人致二生。
鉴赏
《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是苏泂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
自是群公气未平,
黠羌何忧不休兵。
欲成江左收贤俊,
叹息无人致二生。
诗意: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思念和担忧之情的诗词。诗中提到了刘学士,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的理念。作者表示,当时的政治局势还未平息,而黠羌地区的局势也未能平定,仍有战乱不断。作者希望能够在江左地区(即指南方)收集到更多的贤才,但他感叹现实中却没有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使他感到遗憾和失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提及刘学士和黠羌地区,作者将这首诗词的背景设定在具体的历史时期,突显了时代的动荡和人才的匮乏。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抒发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人才的渴望,展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同时,诗词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未平的群公气和不休的黠羌战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人才状况的忧虑和失望。它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兴盛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氛围。
苏泂简介
宋代·苏泂的简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 苏泂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入竹万杆斜
- 多逢霰雪飞
-
涸鱼返清源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
罪罟已横罥
出自 唐代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
犹喜说周程
出自 宋代 刘黻: 《横浦十咏·周程三先生书院》
-
人心天理推详易
出自 宋代 洪咨夔: 《乙酉六月十九日应诏言事九月一日去国一首》
- 吐策献天子
- 少年共饥寒
-
手弄宝珠珠欲飞
出自 宋代 戴复古: 《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
- 初霜古枫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