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江次》
朝代:宋代
作者:苏泂
中文译文:
舟阁山横水见沙,
黄尘为客鬓初华。
江春寂寂归无计,
一树临风落杏花。
诗意:
《江次》是苏泂的一首宋代诗词,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描写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深深感慨。诗中抒发了诗人在江次的旅途中,对时光的思考以及对归途的无奈与迷茫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江次的景色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首两句写舟阁山与江水的交错,黄尘飞扬,诗人以客身份在此,鬓发初露华丽的迹象。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
接下来的两句写江春的寂寥归途,诗人无法找到归途的计划或方向感,感到归途的迷茫和无奈。最后两句以一树临风落杏花的景象作为诗人内心的映射。杏花是早春的象征,当花瓣飘落时,也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表达了对时光的无法抵挡和生命的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通过景物与心境的对应,诗词表达了一种对于归途迷茫和时光无情的感慨,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共鸣。
苏泂简介
宋代·苏泂的简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 苏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