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天宇空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木落天宇空,野迥江水碧。
谁欤驱四运,昨夕复今夕。
君看瀛海内,寿考匪金石。
鉴赏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落天宇空,野迥江水碧。
在这木叶纷纷落下的天空下,野外的江水清澈碧绿。
谁欤驱四运,昨夕复今夕。
这是谁在驱使着四季的运转,昨夜的时光又如今夜一般。
君看瀛海内,寿考匪金石。
请你看看广阔的瀛海,其中的人们寿命和功名并非坚如金石。
诗意分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以及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在第一句中,木落天宇空,野迥江水碧,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化和宏伟壮丽。这种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在驱使着四季的运转,昨夜的时光又如今夜一般。这表明诗人对于时间的变化和命运的转折存在疑问和思考。人们无法控制时间和命运,它们犹如四季更替般自然而然地发生。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人生和功名的看法。诗人指出,人们的寿命和功名并非坚固不变,而是如同金石一般脆弱。寿数和功名都是短暂的,不可依赖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时间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转变。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寿命和功名,而应该珍惜当下,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