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魏了翁的名句 > 是为阴之中

是为阴之中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中秋无月分韵得狂字

“是为阴之中”出自宋代魏了翁的《中秋无月分韵得狂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wèi yīn zhī zh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
是为阴之中,正与日相望。
浮云横相掩,人谓妒且狂。
彼云初无心,此月亦何伤。
水月本同体,其中根於阳。
炯炯含内景,随时发辉光。
天机之浅者,为人作閒忙。

鉴赏

《中秋无月分韵得狂字》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金色的明月低垂在天空,犹如老人的火炉,而月亮则如商人行走于中天。在阴阳相对的情况下,浮云横亘遮挡了月亮,被人们视为妒忌而狂妄的象征。然而,月亮并无意受到云的影响,同样也不会因此受到伤害。水和月本是同一实体,二者都源自阳光。明亮的月光中蕴含着内在的景象,时刻散发着光辉。对于那些对天机浅薄的人们来说,却忙于琐事而无暇顾及。

这首诗词通过对月亮及其在阴阳之间的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意境和哲理。金色的明月象征着美好、光明和纯粹,而浮云则代表着尘世的干扰和妒忌。作者通过对月亮和浮云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内心真实的追求和对外界干扰的超脱。诗中也涉及到了阴阳哲学的概念,将月亮和水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它们共同源自阳光,传达了一种宇宙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思想。

整首诗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物外之境、内心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对于那些忙碌于琐事、无法领悟天机的人们提出了反思。通过对月亮和云的描绘,诗人以简洁而深远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自我内心的反省。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金低辟老火,
月琯行仲商。
是为阴之中,
正与日相望。

浮云横相掩,
人谓妒且狂。
彼云初无心,
此月亦何伤。

水月本同体,
其中根於阳。
炯炯含内景,
随时发辉光。

天机之浅者,
为人作閒忙。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纯净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通过对月亮和云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真实与外界干扰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物外之境的向往。整首诗意深远,引人深思,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