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魏了翁的名句 > 束晳胡据诬周秦

束晳胡据诬周秦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上已领客

“束晳胡据诬周秦”出自宋代魏了翁的《上已领客》,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ù xī hú jù wū zhōu qí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晳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已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已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鉴赏

流杯元已什么原因,再指着三天是好天气。
山阴坐上都豪爽,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临流有许许多与美丽,没有一个能知津元。
韩婴怎么凭手指溱洧,束皙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争论这日天气新。
其中号称广博的人,有人说鳦投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不能没有你,往往援引诗人民。
说虽有稽义还凿,何况又被太阳经无文。
我曾随意已被火,季春火被怀疑利用日。
日在汉津火所畏惧,所以用元已到水边。
一年多月一定要重,三要解阳德在。
较前面的说法已经是接近,最后又通俗易懂毛病我醇。
必须带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