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赵广安挽诗》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珪组曾分寄,
经纶未究才。
冥心求己事,
真气养玄胎。
月遽中河落,
兰先白露摧。
若人嗟不淑,
天意谓何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联的形式表达了对赵广安的追思和哀悼之情。诗人提到了赵广安的功业和才华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实现,同时表达了对赵广安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月落、兰花凋零等意象的运用,抒发了对逝去的友人的伤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最后,诗人询问了天意对于这样的情况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魏了翁独特的才情和对人生的深思。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如珪组、经纶、冥心、真气等,用以表达对赵广安才华潜藏未发的遗憾与惋惜之情。同时,月落、兰花凋零等形象的运用,则增添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深邃而凄凉的意境,使人对生命的短暂和人事的无常产生思索。
此外,诗人以问句的形式结尾,表达了自己对天意的疑问。这种疑问不仅是对赵广安命运的不公的质疑,也是对人生意义和宿命的思考。这种思考和质疑,使得整首诗词具有一种哲理性的意味,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总的来说,魏了翁的《赵广安挽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追思之情,同时引发了对生命和宿命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哲学关怀。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