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夜直玉堂》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夜晚直奔玉堂,
晨曦初露边关,
梦境与现实相隔三十年。
尘世的纷扰已经从我的手中溜走,
仅剩下正邪两个字在我的诗篇中流传。
诗意解读:
这首诗以夜晚直奔玉堂的景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边关事务的忧虑和思考。晨曦初露边关,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而玉堂则象征着官府、政权。诗人使用这样的描写,传递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权力的思考。
诗中提到了梦境与现实相隔三十年,这句话可能有多重含义。一方面,它可以指代诗人对国家疆界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可以指示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暗示他在政治上或个人生活上经历了三十年的曲折和变化。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尘世的纷扰已经从他的手中溜走,这可能意味着他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琐事,追求更高尚的境界。而“正邪二字在遗编”则是诗人对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他将这两个概念作为自己诗篇的遗存,暗示了对人性的反思和对历史的思考。
赏析:
《夜直玉堂》通过对边关事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政治的忧虑之情。诗人通过夜晚直奔玉堂、梦境与现实相隔三十年等形象描写,展现了他对边关问题和自身经历的思考。诗中的“正邪二字在遗编”提醒人们思考人性和价值观的问题,呼应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整首诗意蕴含深刻,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边关景象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并通过个人经历和对人性的思考,传递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和价值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寿阳一片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汉宫春(岁尽得巽吾寄溪南梅相忆韵)》
-
玳织鸳鸯履
出自 唐代 令狐楚: 《杂曲歌辞·远别离二首》
- 尔既啖大夫之血
-
溪中鸟鸣春景旦
出自 唐代 卢纶: 《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
-
离年稠似发
出自 宋代 曾丰: 《久与广西帅年丈左史张舍人别自琼罢归过静江》
- 兵戈相望更何之
-
直以余锋剪楚猴
出自 宋代 李曾伯: 《题汉中嶓冢观高祖庙试剑石》
- 江南十月春色早
- 掘地与断木
- 阵云横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