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谢安大使儿遗白玉环》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写一枚白玉环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谢安的敬佩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刀切寒玉,解作环无端。
用宝刀切割冰冷的玉石,制成了这个毫无端倪的环。
中文译文:宝刀切割寒冷的玉石,做成了一枚无形的玉环。
连蜷虹贯日,晶润晴生烟。
环内连绵蜷曲的纹路像彩虹穿越阳光,晶莹剔透,如烟一般。
中文译文:连绵蜷曲的纹路彩虹贯穿阳光,晶莹剔透,如烟一般。
帝省岷嶓下,冠佩人閒閒。
在帝王的宫殿下,佩戴着这枚环的人们闲适自在。
中文译文:在帝王的宫室下,佩戴着环的人们悠闲自在。
乃饬坤之灵,效贡穷山渊。
传颂着大地的灵气,效法了贡山和穷山的深邃。
中文译文:讴歌大地的灵气,效法了贡山和穷山的深邃。
不以也物效,以是期公还。
不是为了模仿别的物品,而是期待着公回来。
中文译文:不是为了模仿其他物品,而是期待着公回来。
维公倡德意,地宝弗敢左兀右刂。
公推崇德行,这样的珍宝不敢左右摇摆。
中文译文:公推崇德行,这样的珍宝不敢左右摇摆。
玉汝不汝瑕,来堕玻江前。
玉石没有瑕疵,它来自于堕入玻璃江之前。
中文译文:玉石无瑕疵,它来自于坠入玻璃江之前。
因思取予义,侨也辞韩宣。
因为思念着取予的义气,所以远离了韩宣。
中文译文:因为思念着取予的义气,所以离开了韩宣。
落落竟弗合,合此微求旃。
辞别后仍然不能完全相合,只能以微薄的心意相求。
中文译文:离别之后仍然不能完全相合,只能以微薄的心意相求。
服之报安所,我无青琅玕。
佩戴着这枚环来报答谢安的恩情,我没有珍贵的青琅玕。
中文译文:佩戴着这枚环来回报谢安的恩情,我没有珍贵的青琅玕。
圭复以为谢,不践如斯环。
以为这枚环是谢安所赠,不能践踏如此珍贵的环。
中文译文:以为这枚环是谢安所赐,不能践踏如此珍贵的环。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枚白玉环,表达了对谢安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宝刀切割寒冷的玉石,制成了这个毫无端倪的环,环内连绵蜷曲的纹路像彩虹穿越阳光,晶莹剔透,如烟一般。佩戴着这枚环的人们在帝王的宫室下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传颂着大地的灵气,效法了贡山和穷山的深邃。
诗人表达了对谢安高尚德行的推崇,认为这枚环不敢左右摇摆,因为它象征着谢安的品德和地位。玉石没有瑕疵,它来自于坠入玻璃江之前,象征着它的珍贵和纯洁。诗人因思念着取予的义气而离开了韩宣,离别后仍然不能完全相合,只能以微薄的心意相求。
最后,诗人佩戴着这枚环来回报谢安的恩情,虽然自己没有珍贵的青琅玕,但仍以这枚环作为回报。诗人将这枚环视为谢安所赠,不敢践踏如此珍贵的环。
这首诗词通过对白玉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展现了玉石的珍贵和高尚德行的推崇。诗人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