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罗监庙挽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思念,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乡土情怀的追忆。
诗词中的春风擢擢秀阶庭,岁晚悠然物外身,描绘了春风轻柔地拂过阶梯和岁月渐暮的景象。诗人以悠远超脱的心态,将自己置身于物外,感受岁月流转的无常。
诗中接着写道:“不把簪缨伤野趣,肯迂剑骑拂天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因身份地位的提升而破坏自然之美和纯真的内心世界。他宁愿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拒绝世俗的功名利禄。
接下来的两句“种成坟上一枝桂,空老堂前百岁椿”,以寓人于物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将亲人比作坟前的桂树和老堂前的百岁椿花,传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乡里善人今已矣,龙门送客一酸辛”,诗人表达了对乡里善良的人们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辛酸之情。这里的“龙门送客”有离别之意,诗人以此来表达对过去离别场景的回忆和感伤之情。
诗词《罗监庙挽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乡土情怀的留恋之情。诗中表达了对纯真、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亲人和过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