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郎马度烟霏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长沙韵》
匆匆郎马度烟霏,又指夕阳舂处归。
晚岁唯余李夫子,夜窗书纸教玄晖。
鉴赏
《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长沙韵》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匆匆之间,郎马穿越烟霏,又指黄昏时分舂粮的地方归来。晚年只剩下李夫子,夜晚里窗前的书纸教人思索奥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匆匆忙忙的旅途,他骑着马穿越着烟雾弥漫的景色,又在黄昏时分返回磨粮的地方。诗人魏了翁表示他已进入晚年,生命已经渐渐消逝,唯一留下的是李夫子,即李时中,他是一位智慧卓越的学者。夜晚,诗人静坐窗前,阅读书籍,思考其中的玄妙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匆忙和岁月的流逝。诗人通过描述忙碌旅途中的景色,以及回到家中的晚年生活,传达了他内心的感慨和思索。诗中的李夫子代表着智慧和知识,窗前的书纸象征着学问和思考。诗人在晚年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不仅展示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也折射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回望的描绘,表达了对光阴逝去的感叹和对智慧追求的坚持。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