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状元乡
出自宋代:曹彦约的《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
风流江左后,今不愧诸王。
弓冶儒非误,衣冠晚见偿。
当时独立处,千载状元乡。
天定常如此,三槐有二郎。
鉴赏
《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流的江南已然过去,现在的时代不辜负所有的王者。弓箭制造的技艺并非虚度光阴,文人的才华终将得到认可。那时候独自站立的地方,千年过去仍是状元的乡土。天命始终如此,三槐(指某地名)有二郎(指某人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过去风流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肯定。诗人将江南的风流景象与现在的时代进行对比,认为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但是现在的时代同样值得称道,不辜负所有的王者。弓箭制造的技艺以及文人的才华都是有价值的,尽管它们可能在现代社会中不再被重视,但最终会得到认可。诗人通过"弓冶儒非误"和"衣冠晚见偿"的表达,呼应了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回报。诗人将自己当时独立站立的地方与千年后的状元乡相对应,强调了过去的成就在历史中的传承。最后两句"天定常如此,三槐有二郎"表达了命运的不变和某地某人的传世之名,展示了历史的延续和坚定。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对历史传承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理解和态度。
曹彦约简介
宋代·曹彦约的简介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 曹彦约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