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魏使群归宛陵二首》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以送别魏使群离京归宛陵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魏使群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江山的关切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首先提到自己的名字已经久远地置于御屏之间,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有些遥远,但他仍然敞开胸怀,热情地送别魏使群。他用"合上锋车入帝关"的形象描绘了魏使群离开京城的情景,暗示着他们将面临各种艰险和困难。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荐书喧笔橐,意指荐书和文稿的数量之多。尽管如此,他并不追求声名和利益,而是将自己的声价和才华献给了江山。这表明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对自己作为文人的责任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手中还留有一些簿书和诗稿,而他的出处已经被时间遗忘,他的情感也变得自由和宁静。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名利之争,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两句"不分爱江楼下水,隔人无计可追攀"表达了诗人对江楼下水的深情,但他却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无法与爱江楼下的景色相遇。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魏使群的深情厚意和对江山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越,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与无奈。
曹彦约简介
宋代·曹彦约的简介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 曹彦约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