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曹彦约的名句 > 在家曾半面

在家曾半面

出自宋代曹彦约的《萧散

“在家曾半面”出自宋代曹彦约的《萧散》,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ài jiā céng bàn mi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鉴赏

《萧散》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在景色和心境之间的交织感受。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述风和阳光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心境。诗人倚着凛冽的风和明媚的阳光,感叹春天的来临,却感到自己束缚于家庭和责任之中,无法自由自在。他曾经带着憧憬和希望离开家乡,但如今却被迫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感到孤独和无助,仿佛是一只流浪的鸟儿,无法找到归宿。他渴望着宴饮并寻求解脱,但酒宴的尽头只有孤寂和忧愁。在新环境中,他摆脱了官员的束缚,却不知该追求何种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迷茫。通过描写风和阳光的状态,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中的"风日倚馀勇"和"扶春不自由"揭示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无法自由追求的困境。"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的经历,他曾经追逐梦想,但现实却将他拖回原地。"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通过对宴饮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最后的"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传达了作者对自由和无拘束生活的向往,却不知如何寻找和实现。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困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以其含蓄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引发读者对自由、责任和追求的思考。

曹彦约简介

宋代·曹彦约的简介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 曹彦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