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寄题钟秀才咏归堂》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题钟秀才咏归堂
钟君以文才武艺双全,马上檄文与词章。五兵铸就杀气动,却写三赋祥光流。左逾阴山右绝漠,汉地自厌胡沙恶。圣门历历宫墙深,风乎不知咏归乐。作常虽窄海浪宽,沂水何上八九吞。当年曾点见真趣,推琴难挽由求论。课儿读易夜参五,香烬销沉灯莽卤。东家梦熟几时知,还有渔人叹良苦。
诗意:
这首诗词以钟秀才归乡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钟秀才多才多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钟秀才不仅在文学和武艺上都有出色的表现,还以他的作品传扬杀气与祥光。诗中描绘了钟秀才行走在阴山和荒漠之间,表示他广泛涉猎汉地文化,却厌恶游牧民族的文化。同时,钟秀才在咏归乐中的表现仿佛风一般自然,不自知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作者也回忆起了过去与钟秀才共同欣赏音乐的时光,但现在已经无法挽回那些美好的时光。最后,作者提到东家(指钟秀才的家乡)是否已经知道了他的归乡,还有那些渔人是否仍在为艰辛而叹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钟秀才的赞美和思念,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文化的关注。钟秀才在文武双全的基础上,创作出有杀气和祥光的作品,显示出他的多才多艺和广博的学识。诗中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阴山和漠地之间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钟秀才对中原文化的执着和对游牧文化的厌恶。钟秀才咏归乐时的自然和风趣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归乡消息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叶适对友情和文化的珍重,同时也让读者沉思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叶适简介
宋代·叶适的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 ► 叶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