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勤民禹稷思
出自宋代:叶适的《谢李参政因送曹泸州寄简》
大厦元须独木枝,李公补处属良时。
千年立国唐虞上,一念勤民禹稷思。
恨昔寡闻空自误,况今消尽有谁知。
双凫双雁萧萧影,孤屿亭边正着黐。
鉴赏
诗词:《谢李参政因送曹泸州寄简》
大厦元须独木枝,
李公补处属良时。
千年立国唐虞上,
一念勤民禹稷思。
恨昔寡闻空自误,
况今消尽有谁知。
双凫双雁萧萧影,
孤屿亭边正着黐。
【中文译文】
高耸的大厦建筑本有须要坚固的树枝支撑,
李公修补处所正属于良好的时机。
千年来国家的建立可追溯到唐虞时代,
一念勤勉于百姓的思维与禹、稷有所共鸣。
懊悔过去对知识的贫乏,只是自己的错误,
何况现在已消逝的岁月,有谁能理解。
两只凫鸭、两只雁鸟的阴影在空中飞舞,
孤立的小岛边,正映照着孤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叶适的作品,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表达了自己对李公补处的赞扬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大厦需要稳固的树枝支撑,暗示了李公在国家政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的修补工作正值适当的时机。叶适进一步表达了对中国立国千年的历史的敬仰,将之与传说中的帝王禹、稷相提并论,强调了勤勉为民的思想价值。
诗人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懊悔与对现在的困惑。他懊悔自己曾经对知识的贫乏和狭隘的见识,认为自己曾经因此而错失机遇。然而,他同时也思考着现在的时代,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岁月已经逝去,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感受和思考。
最后两句描述了凫鸭、雁鸟在空中飞舞的景象,以及孤立的小岛旁的景色。这种景象可以被视为诗人内心的映照,借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叶适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叶适简介
宋代·叶适的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 ► 叶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