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王之望的名句 > 波涛入笔驱河汉

波涛入笔驱河汉

出自宋代王之望的《词源图

“波涛入笔驱河汉”出自宋代王之望的《词源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ō tāo rù bǐ qū hé h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著作之厅屏十幅。
怪石沧江莽相束。
恍然坐我三峡旁,汹汹奔流欲颓屋。
不知狂澜何处回,壮哉万顷纳一杯。
自从此画出名手,海潮不复声如雷。
一时文士罗东观,波涛入笔驱河汉
逍遥扪腹日来看,更得丹青助挥翰。
我本儒中山泽癯,烟蓑祗合老江湖。
烦将一段好东绢,画个渔舟钓雪图。

鉴赏

《词源图》是宋代王之望所作,描绘了著作之厅的十幅图画。诗中描述了怪石和沧江的壮丽景色,作者坐在三峡旁边,感受着汹涌奔流的江水将要摧毁屋宇的气势。他不知道狂涛何时会退去,但壮丽的景色令人惊叹,仿佛江水可以容纳万顷的酒杯。自从这幅画出现在名家之手后,海潮不再像雷声一般咆哮。文士罗东观纷纷前来观赏,波涛通过画笔驱使着河汉。王之望闲适自在地观赏着这一切,丹青助他挥洒文章。他本是儒家学者,身着烟蓑,只合适老江湖的行装。他希望得到一段优质的东绢,画上一艘渔舟,描绘钓雪的图景。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以及艺术创作的美妙融合。作者通过描绘怪石和沧江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浩渺。他用诗意表达了自己对于画作的赞叹,认为这幅画作使得海潮不再喧嚣,仿佛变得安静祥和。文士罗东观的到来和波涛驱动河汉的描绘,显示了艺术的力量和影响。最后,作者以自身身份的谦逊,表达了对于一段优秀的画作的渴望,希望能够描绘出渔舟钓雪的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艺术的力量,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美景和艺术的欣赏与追求。

王之望简介

宋代·王之望的简介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 王之望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