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人暮山松
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晋康郡侯面人曾氏挽诗二首》
身备难半福,心明最上宗。
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
酸风一襟泪,哀人暮山松。
鉴赏
《晋康郡侯面人曾氏挽诗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晋康郡侯面人曾氏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
身备难半福,
心明最上宗。
夜台亡宿恨,
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
云低马鬣封。
酸风一襟泪,
哀人暮山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悼念晋康郡侯面人曾氏为主题,通过对逝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悲伤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身备难半福,心明最上宗。”表达了诗人对曾氏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的“身备”指面人曾氏生前的品德和行为备受尊敬,“难半福”则意味着曾氏生平遭受了许多困难和不幸。而“心明最上宗”则是指曾氏内心的清明和高尚,将其视为楷模。
接下来的两句“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表达了诗人对曾氏逝世的悲痛之情。诗中的“夜台”和“旦宅”分别指晚上和早晨,意味着诗人对曾氏逝世时的无限思念和留恋之情。“亡宿恨”表示诗人对无法与曾氏相聚的遗憾,“漫遗踪”则暗示着曾氏的离去带来的无尽哀伤。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为表现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诗中的“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描绘了尘土飞扬中鱼机帐的昏暗和云低马鬣被尘土覆盖的景象,象征了诗人内心的阴郁和沉重。“酸风一襟泪,哀人暮山松。”这句诗以风拂面的形象描绘了诗人的悲伤,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愤,将哀思与暮山松的形象相结合,增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深沉和浓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晋康郡侯面人曾氏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内心的哀痛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凄凉,使整首诗词更加凄美动人。
李弥逊简介
宋代·李弥逊的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 李弥逊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维圣于之孝
-
碎彩通袁渚
出自 宋代 喻良能: 《试院中秋效诸进士作月涌大江流》
- 琅璈云笛广庭舞
-
严祠初缀汉墀班
出自 宋代 王珪: 《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
-
此去青鞋长掩扉
出自 宋代 曾几: 《送绍兴帅汤相得请洞霄归括苍二首》
- 弟妹妇女笑两厢
-
闻香已觉玉池肥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紫团参》
- 半落半开梅好处
- 未饶三径隐渊明
-
来往炎荒六千里
出自 宋代 张嵲: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