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高孤鹤唳
出自宋代:张继先的《立秋之夕对酒成章粗遣清景以招佳咏》
闪闪秋光好,行行万宝成。
松高孤鹤唳,竹密一蝉鸣。
大醉衣襟湿,空歌风度清。
腰琴宜更作,楚泽有余情。
鉴赏
《立秋之夕对酒成章粗遣清景以招佳咏》是宋代张继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闪闪秋光好,行行万宝成。
秋天的阳光明亮耀眼,无数珍宝在世间成熟。
诗词以闪闪秋光形容秋天的美好,行行万宝则意味着万物成熟、丰收的景象。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示了秋天的丰富和光彩。
松高孤鹤唳,竹密一蝉鸣。
高耸的松树上孤雁鸣叫,密密的竹林中传来一只蝉的鸣声。
这两句表达了秋天的宁静和寂寥。松树高耸,象征着孤独的孤鹤,而竹林的密集则隐喻了清幽的氛围。蝉鸣则是秋天的声音之一,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生机。
大醉衣襟湿,空歌风度清。
心情醉意沉浸,衣襟湿润。空中传来的歌声风度独特。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沉醉于美好的秋天景色中,心情愉悦而畅快。大醉衣襟湿意味着他沉浸在美妙的景色中,空歌风度清则展示了他高雅的情操。
腰琴宜更作,楚泽有余情。
诗人认为现在正是弹奏腰琴的好时机,湖泽的景色令人心生余情。
腰琴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诗人借用它表示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楚泽指的是楚地的湖泽,代表着一片美好的自然景色。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音乐,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示了秋天的丰收和宁静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词句,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独特的氛围和情感。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秋天的诗意和韵味。
张继先简介
宋代·张继先的简介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 张继先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