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次韵酬答胡一之》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这首诗以豪雄之志、穷巷之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为主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豪杰事业的向往和对穷困境遇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六科才子的壮志豪情,但现实却是他们岩穴贤者无人。与此同时,作者发现自己的老师孤独地居住在穷巷之中,而他的朋友们却纷纷在社交场所中享受荣华富贵。作者深知追求功名早晚会有所回报,但他也明白追逐富贵的欲望会带来巨大的困难。最后,作者提到自己还年轻,仍在学习,他凝视着画绣耀眼的江东,表达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心境。通过对六科才子与穷困境遇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豪杰事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惋惜。作者对老师的描绘,突出了他的孤独和坚守,同时也反映出社交场所的繁华和浮躁。在表达追求功名与追逐富贵的矛盾中,作者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困难的思考。最后,作者的年轻与学习给予了他希望和力量,他凝视江东的画绣,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和深沉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通过对不同人生境遇的对比,作者传达了追求豪杰事业的渴望和对功名富贵的矛盾感。整首诗以自然的描写和内心的思考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困难的思考。这首诗给人以启迪,让人思考人生的价值和选择。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