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感秋六首》是宋代诗人郑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短松青铁干,童童三尺馀。
花实少姿媚,独与寒心俱。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棵矮小的青松,它的杆子粗短,只有三尺多高。它的花果不太美丽,与自身的寒冷心情相伴。
暴霜时侵凌,奋怒张雄须。
长楸拥肿材,旁荫可容车。
严寒的霜冻时常袭击它,但它依然顽强地挺立着,它的雄壮之气迸发而出。高大的楸树拥抱着它,遮蔽了阳光,使得松树下方的空地可以容纳一辆车。
秋风一夕来,解剥惟朽株。
物性在坚柔,何必长短殊。
秋风一夜之间吹来,剥落了松树的叶子,只剩下朽烂的树干。这里表达了物质的本性在坚硬和柔软之间变化,长度的长短并不重要。
楸叶已泥滓,松干犹青肤。
无烦问高下,且辨荣与枯。
楸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泥垢,而松树的干燥的树干依然是青色的。不必纠结于高低,而是要区分荣耀和凋零。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描绘了一棵矮小的松树在严寒和秋风的环境中的坚韧和顽强。通过对比松树与楸树的关系,以及对物质属性和荣枯的思考,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形式和外表的深刻哲理。松树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了坚持、不屈和内在力量的象征。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诗意,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思考。
郑獬简介
宋代·郑獬的简介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 郑獬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华灯明月光中
出自 宋代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
-
倚棹冰生浦
出自 唐代 许浑: 《与裴三十秀才自越西归望亭阻冻登虎丘山寺精舍》
-
愁当置清醥
出自 唐代 杜甫: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
- 住来自得清虚味
-
痛定还思当痛时
出自 宋代 虞俦: 《成均同舍饯别新安使君徐子宜太丞分韵》
- 聚散今乃尔
-
锦囊觅句属南天
出自 宋代 吴则礼: 《简田升之时升之赴金陵》
- 望子不见风吹裾
-
波深蛟鳄饥
出自 宋代 洪咨夔: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公毋渡河》
- 湖水入篱山绕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