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乐道》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旗再次回到了故乡,
官员和百姓欢欣鼓舞地指着新的床榻。
突然间传来了皇帝颁发的优渥天命,
仍然允许我守着郡章即使身体已经衰弱。
我自嘲自己像一只孤雁独自站立,
人们叹息着童年时光的匆匆逝去。
君主对我旧日的恩情深深铭记,
南北两地各自怀揣着重要的使命。
诗意:
《和乐道》通过描述一个官员回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官员生涯的反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描绘了红旗回到故乡,象征着官员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官员和百姓的欢欣则反映出人们对新局势的期待和喜悦。然而,诗人通过自嘲和人们的叹息,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到君主对自己的旧日恩情,并指出南北两地各自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暗示着官员应当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赏析:
《和乐道》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官员回到故乡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红旗和指牙床等形象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官员和百姓对新局势的喜悦和期待。诗中的自嘲和人们的叹息,凸显了时间流转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引发读者对光阴易逝的思考。最后,诗人通过君主的旧日恩情和南北两地的象征,强调了官员应当牢记历史使命,恪守职责,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韩维对官员生涯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被激励去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汉帝抚戎臣
出自 唐代 李峤: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
剖胆相明
出自 宋代 陈人杰: 《沁园春(送马正君归东嘉)》
-
休思郑广文
出自 唐代 皮日休: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态…鲁望之命也》
-
道存嘉止足
出自 唐代 丘丹: 《经湛长史草堂(一作题湛长史旧居)》
- 一夜水高丈五六
- 马蹄破雨休行役
- 付与一炬吹
- 得閒登眺且欣然
-
海水去人一弓远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游蒲涧呈周师蔡漕张舶》
- 采尽芙蓉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