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之石窟寺马上作》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石窟寺马上创作诗歌时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天我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劳苦,沉浸在幽静的事物中。青翠的麦田回荡着一条小溪,明亮的黄花点缀着山壁的半边。山林与我有着默契,我感受到岁月的沉重,对物质的束缚感到悲哀。我渴望与溪边的僧人一起,分别居住在窟穴和崖壁之间。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翠麦、黄花、山林等景物与诗人的心境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矛盾,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他希望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与僧人一起生活在宁静的窟穴和崖壁之间,追寻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递出对世俗生活的烦恼和对内心追求的向往。诗中的对比手法,如今辰与忘我、幽事与物役,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追求自由的决心。整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寻求内心自由和超脱的诗人形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表现出对物质世界的疲惫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面,也让读者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追求。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