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韩维的名句 > 欢余不无愧

欢余不无愧

出自宋代韩维的《同化光陪宁极之滍阳城

“欢余不无愧”出自宋代韩维的《同化光陪宁极之滍阳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n yú bù wú ku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不踏南溪路,于今五换春。
能来再联骑,还是旧游人。
置酒真乘兴,谈经或入神。
欢余不无愧,林壑未还身。

鉴赏

《同化光陪宁极之滍阳城》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滍阳城的感慨和思绪。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踏南溪路,于今五换春。
能来再联骑,还是旧游人。
置酒真乘兴,谈经或入神。
欢余不无愧,林壑未还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韩维在滍阳城的心境。他回首过去,感叹时光如流水般流逝,五个春天已经过去了,而他却没有踏上南溪路。然而,他仍然期待着再次与旧友相聚,一同骑马游玩。在这里,他沉醉于美酒之中,畅谈经书,或者陷入深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作者通过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明自己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和经历。南溪路象征着诗人未曾踏足的未知之地,五个春天的流逝意味着时间的不可逆转。然而,诗人仍然怀念过去的友情和欢乐时光,期待与旧友再度相聚。置酒乘兴,谈经或入神,表明诗人寻求酒宴和学问的慰藉,以逃避对逝去时光的悲伤。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他感到自己对欢乐的追求有些过度,未能充分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韩维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索。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使其产生对人生和时间的深思。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