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卫真晏太丞》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走了卫真晏太丞,
他才华出众,曾任宰相。
年轻时二十岁就通过了进士考试,
在古称为厉县的地方,他登上楼阁迎接朝阳。
民众疲惫劳累,负担繁重,
他静心处理政务,足以弹奏美妙的琴歌。
八桧山上有仙祠,
知道你才华出众,能创作出优美的句子。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卫真晏太丞的送别和赞美。卫真晏太丞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成为宰相,并在厉县登上楼阁迎接旭日的光辉。他在政务繁忙的同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在琴声中寻找到自己的慰藉和欢乐。诗人还提到了八桧山上的仙祠,表示他知道卫真晏太丞具有非凡的才华,能够创作出优美动人的句子。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卫真晏太丞为主题,通过描述他的才华和政务上的表现,展现了他的杰出之处。诗人运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如登楼迎朝阳、琴歌悠扬等,使诗词更加生动。表达了对卫真晏太丞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他才华横溢的认可。此外,诗人还以八桧仙祠为象征,象征着高尚的文学境界和卫真晏太丞的才华,进一步凸显了他的非凡之处。整首诗词意境清新高远,表达了对卫真晏太丞的美好祝福和对他才华的赞美。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