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乞墦词》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獬豸不击邪,化为兽中狐。
屈轶不指佞,化作蒿中刍。
黄金躯,高盖车,千夫百喏在一呼。
归来牛马惊里闾,低眉仰面承妻孥。
奉溲尝恶卑自奴,墦间比来奴不如。
君不见衡阳有客方诧妇,须髯似戟称人夫。
诗意:
《乞墦词》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诗中通过獬豸和屈轶这两个象征形象,抨击了社会中的邪恶与无能,强调了高贵的品德和真正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家庭的珍视,对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的讽刺,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赏析:
《乞墦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獬豸和屈轶分别象征了高尚的品德和卑劣的行为,它们在诗中化作了平凡的动物形象,通过这种转化,诗人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黄金躯和高盖车象征着权势和地位,而归家后的牛马惊吓和低眉仰面的承妻孥则揭示了人们在家庭中的真实面貌和对家庭的珍视。奉溲和墦间则暗示了社会等级的固化和个人价值的被忽视。最后,诗人通过君不见衡阳有客方诧妇,须髯似戟称人夫的描写,以夸张的形象讽刺了社会中的虚伪和表面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批判。它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也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个体价值的追求。通过这样的描写和寓言,诗人唤起了读者对社会和个人的思考,引发了对真正的价值和道德观念的思索和反思。
杨维桢简介
元代·杨维桢的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 杨维桢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秋灯夜语
-
宿雨洗沙尘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 佣赁难堪一老身
-
仍传晏子裘
出自 唐代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
春近梅妆香更清
出自 宋代 王炎: 《秀叔和章自言及再娶之事用元韵戏答之》
-
一枝虽少与多同
出自 宋代 赵蕃: 《夜坐读书闻瓶梅之香口占五绝》
-
归人已裹粮
出自 明代 高启: 《送史丞之海门史淮东人》
-
柱史安敢望
出自 宋代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涛颠倒元韵·)》
- 青帝高居绛节开
- 昨宵试向江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