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吕温的名句 > 草木当更新

草木当更新

出自唐代吕温的《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草木当更新”出自唐代吕温的《孟冬蒲津关河亭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ǎo mù dāng gēng x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
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
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鉴赏

中文译文:
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息驾非穷途,
未济岂迷津。
独立大河上,
北风来吹人。
雪霜自兹始,
草木当更新。
严冬不肃杀,
何以见阳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寒冷严冬时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开始,而“蒲津关”是指一个位于大河旁的关卡,作者站在这里,观赏大河上的景色。

诗的开头两句“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表现了作者的心境,他意识到人生不是一条尽头,前方还有未知的道路等待去探索。

接下来的两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描绘了作者孤独站在大河旁,感受北风吹拂。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凛冽的冬天形成了对比。

然后是“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这句诗描述了大河边的寒冷环境,但也暗示着寒冷是春天的开始。雪和霜为草木提供了新的滋养,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

最后一句“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表达了作者对寒冷冬季的不满,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看到温暖的春天。这句话也暗示着作者对阳春的期盼和对生活中希望和温暖的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季节和大河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希望与温暖的追求,并对寒冷严冬的不满情绪进行了抒发。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让读者共鸣,并激起对希望与温暖的向往。

吕温简介

唐代·吕温的简介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 吕温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