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掩卷》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掩卷频秋望,无人共展眉。
残阳留古树,白鸟下寒池。
簪组心还倦,风骚志未衰。
登临一长叹,还失渭川期。
诗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诗人在秋天频繁地抬头望远,但却没有人与他共享同样的情感和理解。夕阳映照在古老的树木上,白鸟飞落在寒冷的池塘里,形成了一幅寂静的画面。诗人的心灵疲惫,但他的风雅志向依然坚定。他登上高处,发出长叹,回忆起他曾经失去的渭川之期。
赏析:
《掩卷》通过秋天的景色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遗憾。掩卷频秋望,表达了诗人经常抬头远望的情感,寓意着他对于世界的思考和追求。无人共展眉,说明诗人的感悟和情感并没有被他人理解和分享。残阳留古树,白鸟下寒池,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寂寥的感觉。簪组心还倦,风骚志未衰,诗人的心灵疲惫,但他的风雅志向依然坚定,展现了他对文学和人生的追求。登临一长叹,还失渭川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渭川之期的遗憾和惋惜。
整首诗情感凄凉,寓意深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追求,并通过对失去的渭川之期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生逝去时光的遗憾。这首诗词展示了寇准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寇准简介
宋代·寇准的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 寇准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更有一枝连
出自 唐代 皎然: 《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
- 收则大地全收
-
柳梢烟重滴春娇
出自 元代 许有壬: 《江城子 饮海子舟中,班彦功招饮斜街,以此》
- 京人薄生男
-
道人衲子亦争栽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 情多自悔登临数
-
不怕蛮江浴
出自 宋代 苏轼: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 手拂行云度石桥
- 一时火炽俄烬煨
-
已羡同时希洁白
出自 宋代 度正: 《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