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邵雍的名句 > 草如茵处小车行

草如茵处小车行

出自宋代邵雍的《年老逢春十三首

“草如茵处小车行”出自宋代邵雍的《年老逢春十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ǎo rú yīn chù xiǎo chē x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
天低宫殿初长日,风暖园林未啭莺。
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
东君见赐何多也,又复人间久太平。

鉴赏

《年老逢春十三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年老逢春雨乍晴,
年纪渐长,逢着春天的雨后放晴,
雨过天晴之际,更接近清明时节。
天空低垂,宫殿初见阳光,
和煦的阳光洒在宫殿之上,
暖风吹拂着园林,但还未听到莺啭。
花朵如锦绣般绽放,我站在高阁上远望,
草地宛如茵子,小车行驶其中。
东方的君王赐予了我多少荣耀,
人间又经历了多长时间的和平。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年老之时对春天的感受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年老者在春天雨过天晴的时刻感受到的喜悦和对清明时节的期盼。作者通过描述天低宫殿初见阳光和园林中的暖风,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但却未能听到莺啭,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诗中的花朵和草地也象征着生命的繁华和温暖。最后两句描绘了东方君王的赐予和人间的太平时光,表达了对充满荣耀和和平的岁月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平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岁月变迁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春天的美好与岁月的流转相对照,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意境。

邵雍简介

宋代·邵雍的简介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 邵雍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