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首尾吟》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是尧夫自信时。
必欲全然无后悔,
直须晓了有前知。
言忠能尽已所有,
事善任他人致疑。
外物从来自难必,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邵雍对于吟诗的态度和看法。诗中以尧夫(指古代传说中的尧帝)为代表,表明吟诗并非他的爱好,而是在他自信时才会吟诗。他希望能够完全没有后悔,这需要在事前就有预知。他相信言语忠诚应该全力以赴,善事应该让别人产生怀疑。外在的物质世界往往难以预测,但尧夫并非因为爱好吟诗才能成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尧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吟诗的一种独特看法。尧夫并不是一个专门喜爱吟诗的人,他并非出于兴趣或娱乐而吟诗,而是在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刻才会吟诗。这种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于吟诗的认真和对自身表达的要求。诗中提到尧夫希望能够在事前就有预知,不留下任何后悔。这表明他对于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诗中还涉及到言语忠诚和善行的主题。尧夫认为言语应该忠诚,而且要全力以赴,而善行则应该让他人产生怀疑。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可能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怀疑的关系,以及善行所带来的影响和反应。
最后两句"外物从来自难必,尧夫非是爱吟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幻莫测的认知。外在的物质世界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而尧夫并非因为爱好吟诗而成功,这也是对于吟诗和人生意义的一种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尧夫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吟诗的认真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于言语、善行和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邵雍简介
宋代·邵雍的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 邵雍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