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首尾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是尧夫谈笑时。
国士待人能尽意,
山翁道我会开眉。
盏随酒量徐徐饮,
榻逐花阴旋旋移。
此乐再寻非易得,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对诗歌的看法以及对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赞叹。诗中以"尧夫"自称,表明作者并非如传说中的尧舜般擅长吟诗作对,但他认为诗歌就像尧舜般谈笑自如。作者称自己为"国士",意指待人接物时能够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受拘束。"山翁"是指自在随性的老人,他告诉作者自己懂得如何展现自己的喜悦和满足。诗中还描绘了作者在悠闲自得中品味酒的乐趣,以及享受花影变幻的榻榻米的快乐。最后,作者表示这种乐趣再次寻找并不容易,但他再次强调,他并非真的喜欢吟诗作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尧夫"、"国士"和"山翁"等形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描绘了作者对诗歌的理解,认为诗歌能够像尧舜一样自然流畅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还呈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他向往能够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受拘束。作者通过描绘品味酒和享受花影变幻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感悟。整首诗词以轻松自在的语言表达,给人一种愉悦和舒适的感觉。通过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歌颂,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和快乐的情绪,引发读者对自我生活态度的思考。
邵雍简介
宋代·邵雍的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 邵雍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潮声带两洲
- 消除秽恶
-
蹑屐扣柴关
出自 唐代 李咸用: 《酬郑进士九江新居见寄》
-
意超海上鹰
出自 唐代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
不如拾巢鸦
出自 唐代 孟郊: 《杏殇(杏殇,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婴,故作是诗)》
-
更将万斛蔷薇露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高视石岭雨中云气蔽亏,山色隐显》
- 下泽还乡负圣时
- 青天肯为陆子见
- 景欲彰时物自灵
-
并无俗念一首
出自 宋代 虞集: 《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