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首尾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是尧夫语事时。
天若可升非待劝,
神如无验不须祈。
人当堂上易施设,
事过面前难改移。
世盛世衰非一日,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尧夫(指尧帝)的赞赏和思考。尧夫并非因为喜爱吟诗而吟咏诗篇,而是在处理国家事务时,以诗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决策。他相信,如果上天有可升迁的机会,不需要他人的劝说;如果神灵没有实际效果,就不需要祈祷。在尧夫的统治下,人们容易在朝堂上制定政策和方案,但一旦事情发生,面对现实情况很难改变。世界的兴盛和衰落都不是一日之功,而尧夫并非因为热爱吟咏诗篇而被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尧夫的称赞和思考。尧夫被描绘为一个明智的统治者,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能够以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决策,展现出他的智慧和才干。诗中提到的天可升非待劝和神无验不须祈,表达了尧夫对自己才能和决策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行为和判断会得到上天的认可和支持。
尧夫的治理之道也在诗中有所体现。诗中提到,人们在朝堂上容易制定政策和方案,但是一旦事情发生,很难改变。这反映了尧夫重视事前的谋划和施政方针,强调预防胜于治疗。此外,诗词中也点出了世界的兴盛和衰落不是一日之功,表明尧夫的才能和治理并非仅凭吟诗的爱好,而是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智慧所取得的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赞美了尧夫的治理才能和智慧,并反映了作者对于治理之道的一些思考。它也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深思熟虑,世事兴衰不可忽视,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智慧。
邵雍简介
宋代·邵雍的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 邵雍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春意知几许
-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
越样清奇
出自 宋代 陈允平: 《汉宫春(寿乡帅范尚书·郡有苍云堂,因古柏得名)》
- 九霄身自致
-
风雨飘将去不回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
- 路逢石女笑痴顽
- 大雅怀忠孝
- 祗恐喜动眉间黄
- 猛豨夜逐
- 分枝接叶色已浅